轉載自哈佛健康雜誌
長期壓力下身體的因應之道
  壓力無所不在,但您對壓力了解多少呢?關於壓力,繼上期介紹短期處於壓力下對生理可能造成的影響後,本期讓我們來了解長期處於壓力下對生理造成的傷害。《壓力容易導致精神問題及感染傳染性疾病》長期或反覆地承受過量壓力使得下視丘-腦垂體-腎上腺機能高漲,連帶影響五涇色氨(serotonin)的正常分泌。這個物質是使人感到快樂的關鍵物質,因此容易造成焦慮,甚至沮喪憂鬱。此外,長期處於壓力環境下,白血球及免疫細胞減少,感冒頻率及嚴重性都增加,曾感染過皰疹、帶有皰疹病毒的人也較容易復發。在癌症方面,雖然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壓力直接促成癌症,但一些動物實驗證明:壓力確實不利於某些免疫因子,而這些因子有助於癌症的控制,幾項小型研究也表示,精神上的支持有助於癌症病人的存活率。《壓力可能引發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病變(中風)》壓力激化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部份,對循環系統可能產生以下負面作用:
●增加心臟工作能量及心跳速率,除讓原本就有心律問題的患者更嚴重,更可能引起營養心臟的動脈緊縮,增加心血流阻塞(心絞痛或心肌梗塞)的危險。
●血中膽固醇濃度升高,對血管不利。並使血液變得濃稠促進血栓形成,增加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危險。
●慢性壓力使婦女減少女性賀爾蒙的分泌,而女性賀爾蒙對心臟具有保護作用。
●壓力使原本腦中就缺乏五涇色氨的人,產生更多的免疫蛋白質,會促進發炎、破壞包括心臟在內的身體組織。
●壓力升高血壓,高血壓會破壞血管壁的內襯細胞,漸漸形成血管狹窄或阻塞。根據研究指出,經常處於壓力狀態下的男性罹患高血壓的機會是一般人的兩倍,但這項效應對女性較不明顯。
●壓力還有一些間接的效應衝擊循環系統。在經常的壓力環境下,一般人容易攝取高脂肪和高鹽等重口味的食物,或酖溺於抽煙、飲酒等不良癖好,也不喜歡運動,這些生活習性會對循環系統造成負面影響。《壓力容易造成腸胃疾病、肥胖及厭食症》長期壓力破壞腸道蠕動的自然規律,正常而規律的蠕動減少,陣發性的不規則顫動增加,造成腸胃絞痛、腹瀉或便秘,甚至腸燥症的發生。並增加胃酸及某些消化液的分泌,增加胃潰瘍的危險,如果病患同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或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,情形會更加嚴重。據統計,30∼60%的胃潰瘍和長期壓力有關。與平時截然不同的進食型態在壓力下也會產生:下視丘是壓力反應最劇烈的區域,飲食中樞也在這個地方,影響進食規律而形成厭食症或暴食症兩個極端。或嗜食重口味食物,致使體重上升,又由於腎上腺皮質素的增加,使脂肪堆積在下腹和臀部,具有這樣體型的人常是糖尿病和心臟病的好發者。也可能因為壓力而胃口不佳,甲狀腺素過度分泌也會使身體的基礎代謝量增加,體重因而減輕。
   壓力對人體的傷害是無形且漸進的,長期下來更是健康的隱形殺手,提醒您正視壓力的存在並設法改善。